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(記者雷妍) 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版發布,給出了健康吃飯的權威指南。北京軍區總醫院臨床高級營養配餐師于仁文介紹,相比此前的2016年版本,2022版在食物推薦量上和表述的細微變化,體現了調整的重點。

(圖片來源:中國營養學會官網,央廣網發)

1.主食中薯類單獨列出。主食中,全谷物、雜豆為50-150克,約占主食一半,薯類為50-100克,攝入量不變,但因單獨提出,地位有所提高。這一改變有助于人們增加薯類、全谷物、雜豆的攝入量,減少精米、白面等血糖生成指數GI較高的精細主食攝入量,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攝入。

2.乳制品明顯增加。奶類由2016版的每天300克到如今的300-500克。對鈣需求量較多的人群,如7-14歲的青少年兒童、孕中晚期和產婦、50歲以上等人群,每天奶類攝入500克時更容易達到鈣的推薦攝入量。

3.食鹽攝入量由每天6克減少到5克。這對于中國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疾病人群的明顯增加將會有一定的控制指導作用。在多年的健康科普宣傳指導下,目前我國國民食鹽攝入量已經控制到9.3克/天(根據《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年)》顯示,中國居民每標準人日烹調鹽的攝入量為9.3克),但距離理想健康目標還有明顯差距,需要進一步強化。

4.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不變,每天新鮮蔬菜300~500克,依然是推薦多吃深色蔬菜,適量選擇新鮮水果。

5.對于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:畜禽肉、水產品、蛋類以“動物性食品”的形式出現,攝入總量為每天120-200克,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和搭配。

編輯:姜秀平
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>>
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,請聯系我們:010-56807194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